不知道大家玩智力遊戲的時候,會不會拿著紙筆把可能性都畫出來後,比在腦中思考更能解決問題? 我是這樣的,只要給我紙筆,一切會加快(那因為我不是數理天才)。
我很喜歡思考,喜歡到一個不擇手段都想變聰明的地步。而為甚麼開始寫作,僅是為了記錄我的創作與幻想,但在這個過程,學會了很多很多很多東西,也就愈來愈放棄不了。
一、寫作前
A.獨自創作
如果沒有心理準備要寫作,腦裡是不會去思考情節。為了寫作,在人生中就要不斷觀察、幻想、思考,「被逼」去想及接觸更多事情。
而我想比大部份N(Intuitive)都更N的原因是,因為我一直都很積極開發我的右腦。
B.合作創作
寫作對想像力、經驗、資訊的要求很高,從寫作你可以更加認識一個人及發現他們意想不到的地方,有時也會啟發很多思想。
二、寫作大綱
A. 隨心而作
那就是沒有大綱,只是把腦內的大概寫出來,一般很快就會遇到困難,但同一時間又會遇上很多精彩,事先想不到的橋段。
B. 建構框架
那是我在學習寫劇本時,學會的技能,對於複雜的故事來說,我認為這是很重要的。
C. 資料搜集
寫作令人很氣餒的地方是,假如不想得過且過,而想所有東西都很精密,一定會問︰「為甚麼我懂這麼少?」,所以曾經有朋友說我是活著的維基百科,我認為我真的還差很遠很遠,但你愈是接觸,愈開始對自己的無知難以釋懷
如果可以問專家,也真的是有很多新奇知識
三、寫作時
A. 讓思考更精細
就像拿著紙筆玩IQ題一樣,所有東西寫了出來,會看到新的連結,然後在原先的想法上加上新的想法。
B.看到錯誤
基本上人不是完美,但在腦內想東西很容易混亂,把一切寫出來之後,一切就更容易疏理
C.解決困難
看到錯誤或邏輯不完整,就需要解決。
D. 看到新的辦法
活在主角的個性,會讓你看到不一樣的人生,然後你會在他的角度再思考新的方向
E. 明心結、解心結
如果有像我把大量東西隱藏的習慣的人就很容易明白(<--甚麼?妳也已經隱藏了很多?) 。有些黑暗說不明白,是透過其他角色去了解自己,當碰到不想碰的地方會揪心,但若然能寫出來,結就能解。
F.人格分裂
寫不同角色,和自己和自己對話是沒有分別。
G.再反思
再看一遍,看看有甚麼可以精進,或作為下次的材料
四、寫作後
A.如何出版
這就是Marketing,我真的由此學會了很多人性的東西
B. 真的要出版嗎?
有些想法牽涉價值觀,有時是自己的心結,有時是明知道會被人圍剿,那是不是自己可以承受的範圍?
C.接受評價
嘩﹗不論好壞,都要接受。但這過程最痛苦的是,你最後可能發現原以為會了解的人,根本不了解。甚至他們連看都不想看。
D. 接受自己的天真
你可能以為會受歡迎的東西會不受歡迎,而相反也是。而天真總有精神和實際的代價要付。
E. 了解自己、他人
很多時書、文字反映價值觀,別人評價,就涉足深層次的溝通,進而得知自己在世人眼中的地位及對方的想法。因為寫作及對人性有頗深的執著,我的數據庫非常龐大。
(所以我知道我很奇怪﹗也知道別人怎麼笑我)
F.厚臉皮
我本來臉皮紙一般薄,被訓練了很久,已經金剛不壞。
G.臉皮一厚,膽就更大
不解釋
做人也一樣,其實現在走了一大個圈,和十七歲時也沒有多大分別。朋友不像我那樣積極接觸世界,其實結論和我相差不遠,但是不一樣的地方是︰我去和世界硬拚了一場才回來。
因此我因為價值觀一次又一次的崩潰而瀕死,但我沒有絕望,還是一次又一次站起來。
沒有經過驗證的思想,並沒有真實意義,只有將自己赤裸裸放在人前,還站得住,那才是真的﹗
以前我只用文字說想法,現在在活生生表達自己的想法,讓我看到了更多。堂姐當時勸我不要閉關並沒有錯,真理愈辯愈明,所以我了解了,差不多是時候隨時作出準備。
我已經知道及明白冥冥要讓我了解的事!
別人不滿我是因為我沒有在實感世界流血, 而我不聽別人的話也一樣,因為你們沒有在精神世界流比我更多的血,打更多的杖(或者其實有很多人比我出血更多,但我沒有逃開過任何一場戰爭),如果我聽、改變,那是我對你們的尊重,可能我同意,甚至也可能不同意。
如果大家可以進入我的腦,一定阻止,有人只是要面對我的百份之十就崩潰了,我不知道進入我的腦裡,多少人能活得下去。
你可以想像我的腦裡每天在打第三次世界大戰,打了二十年,終於在最後一役我又再次打倒自己,在成就新的自己。
我把儒家「修身、齊家、治國、平天下」的觀念看得很重。
但齊家那一部份,大概可以直接免了。
現在看清了,我不可能再以世間那種激情去愛人。
如果將來能有一個伴侶,或者他和我是個差不多的人,我們的眼中有對方,也同時沒有對方,因為我們的眼裡看見的東西已經不再一樣。